分类目录归档:经济

增资10亿元 合肥高新区区属国企发展再加码

近日,合肥高新区向区属国企合肥高新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合肥高新集团”)增资10亿元,进一步发挥国有企业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引领作用,放大资金杠杆效应。增资后,合肥高新集团实收资本将达到93亿元,资产总额突破620亿元,集团的整体规模实力和投融资能力进一步提升,服务区域经济、产业发展和科技创新的战略支撑作用进一步增强。

近4年,合肥高新区畅通国企资本补充渠道,已累计对合肥高新集团增资26亿元。此次增资之后,合肥高新集团将继续发挥国企做“长期资本”“耐心资本”的引领示范作用,利用基金投资等市场化运作方式,放大财政资金支持实体经济效用,引导要素资源向科技创新领域聚集、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推动企业转型升级。

合肥高新集团围绕合肥高新区产业布局积极展开资本运作。目前,已累计设立49支参控股基金,总规模近500亿元,构建起覆盖企业从种子期到成熟期全生命周期的融资服务体系和基金生态圈,赋能人工智能、量子、空天、新能源等产业科创企业高质量发展。参控股基金已累计投资科技创新型企业800多家,自管基金累计培育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40多家、高新技术企业130多家、省市高层次人才项目60多家,努力在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上走在前、做示范,为合肥高新区加快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来源:合肥日报

安徽省工信厅“20条”优化制造业营商环境

据安徽省政府网站消息,近日,省工信厅印发《2024年优化制造业营商环境若干举措》,从创新环境、政策环境、服务环境、法治环境四个方面,出台20条举措,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支撑企业提质增效,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创新环境方面,“20条”提出强化产业科技协同创新,支持产业链“链主”企业与专精特新企业共建合作机制,打好产业链核心技术攻坚战。深化“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的推广应用模式创新,改进和优化创新性产品服务。聚焦“智改数转网联”,深入贯彻数字化引领制造业转型方案及支持政策。研究编制人工智能大模型赋能新型工业化方案。深入实施工业领域碳达峰行动,推动石化、化工、有色等行业加快实施绿色低碳技术改造,实施工业能效提升计划,提升产业发展“含绿量”。聚焦全生命周期、投资吸引力、监管与服务等维度,致力光储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场景应用创新,进行定制优化,打造营商环境“光储版”。

政策环境方面,“20条”提出持续深化“亩均论英雄”改革,推动有关单位完善差别化政策实施细则,推动优质资源要素向优质企业优质项目优质园区倾斜。全面落实企业诉求快速响应闭环办理机制,定期组织“听心声·快呼应”听取企业意见活动,高质高效办理“民声呼应”、省为企服务平台反映的企业“急难愁盼”问题。坚持“第一时间+顶格兑现”,统筹推进国家和省系列减税降费政策、财政税收支持制造业发展政策举措、先进制造业增值税加计抵减政策等落实到位。对符合“免申即享”的省本级惠企专项资金,力争3月底前精准兑现到位。

服务环境方面,“20条”提出大力推广“亩均英雄贷”金融服务模式,开展“一链一策一批”融资促进活动,实施“十行千亿万企”融资专项行动4.0版。分层次分行业持续开展产业链供应链供需对接,支持龙头企业开展产能对接、集中互采、协作配套等“大手拉小手”活动,力争举办“百场万企”对接活动200场以上,惠及企业2万家以上。编制实施工业项目投资导向计划,实施亿元以上重点技术改造项目1200项以上,推动工业企业设备更新、工艺升级。

法治环境方面,“20条”提出加快安徽省企业技术改造促进条例立法进程。持续深化开展公共政策兑现和政府履约践诺专项行动。严格落实《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加大企业投诉办理力度,全面完成清欠专项行动任务。严格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开展违法行政行为集中整治专项行动,杜绝选择性执法和让企业“自证清白”式监管。

来源:每日经济

安徽省“百场黄梅唱响百家景区”活动启动

3月30日下午,伴随着韵味十足的黄梅戏《天仙配》在天柱山风景区唱响,“百场黄梅唱响百家景区”活动正式拉开帷幕。从即日起到5月,全省155场黄梅演出唱响百家景区,让每一位游客沉浸式感受博大精深又新颖时尚的安徽戏曲文化魅力。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蔡小莉,安庆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潜山市委书记梅耐雪,安庆市人民政府副市长陆应平出席活动,中国剧协副主席、中国戏剧梅花奖“二度梅”获得者韩再芬出席并倾情演出。

1.jpg2.jpg

本次活动把最具代表性的黄梅戏经典剧目,精心编排整合成为一台节奏紧凑、看点十足的展演,现场观众掌声不断、喝彩连连。演出由中国戏剧梅花奖“二度梅”获得者韩再芬,梅花奖获得者、国家一级演员吴美莲,梅花奖获得者、国家一级演员王琴,白玉兰奖获得者、国家一级演员夏圆圆领衔,带领众多优秀的名家名角、青年演员,为观众奉上一道精彩绝伦的戏曲艺术大餐。《金玉奴》选段《江水滔滔》、《啼笑因缘》选段《忙中未问名和姓》、京剧《贵妃醉酒》选段《海岛冰轮初转腾》、黄梅戏《天仙配》选段《满工对唱》、《严凤英》主题曲《山野的风》、黄梅戏《女驸马》选段《谁料皇榜中状元》《手提羊毫喜洋洋》、黄梅戏《小辞店》选段《来、来、来》、黄梅歌《山河之恋》等十个精品剧目轮番上演,各有特色,精彩纷呈。在轻松欢乐的节目氛围中,名家名角经典唱段的精彩演绎,感情充沛、铿锵有力的表演,赢得观众连连叫好,将演出推向一波又一波高潮,让观众们在享受艺术的同时,感受到了安徽传统戏曲艺术的魅力。

3.jpg4.jpg

本次活动是“春游江淮请您来”重要组成部分,采取“主场演出+快闪”形式,在天柱山主峰、炼丹湖、振衣岗等景点,通过场景化的舞台设置、交互式的观演以及游戏化的参与体验,赋予观众角色身份,让游客“走进戏中看大戏”全新体验。现场观众董慧说:“太好听了,在风景如画的天柱山能够听到这么经典的黄梅戏,还有大师表演,实在是太精彩了!”来自江苏高淳一位的游客说:“我非常开心再次来到安庆,更开心能与名家名角相遇,并作为群众演员参与演戏,休闲减压,戏乐融融,实在是太兴奋了。安徽戏剧氛围非常浓厚,看戏到安徽,真不是虚的。”

5.jpg

7.jpg

6.jpg

活动当天,通过国家公共文化云、安徽文化云、安徽公共文化云,以及凤凰网、安徽卫视ATV客户端、“乡村振兴融媒体”视频号、“安徽天柱山”等平台同步直播,在线观看人数近100万。安徽新闻联播专题报道,人民网、新华网、今日头条等各大媒体持续报道,总曝光量超200万人次。安徽省16市文化和旅游局、潜山市委市政府、天柱山风景区管委会等负责同志,当地年度好人、最美家庭、道德模范代表以及基层群众、游客等千余人一起观看演出。

8.jpg

9.jpg

此次活动由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厅、安庆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安庆市文化和旅游局、潜山市人民政府承办,天柱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潜山市文化旅游体育局协办,安庆再芬黄梅艺术剧院、安庆市黄梅戏艺术剧院、安庆市京话艺术剧院、潜山市黄梅戏剧团参与演出。

来源:每日经济

合肥市长罗云峰与RCEP产业合作委员会主席许宁宁举行工作会谈

1月19日上午,市长罗云峰与RCEP产业合作委员会许宁宁举行工作会谈。省外办二级巡视员胡健,市政协副、市政府秘书长罗平参加。

罗云峰说,合肥科技创新动能强劲,新兴产业势头良好,各类人才加速汇聚,基础研究资源富集,产业研发机构优势突出,正加快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创名城、产业名城。当前,我们积极抢抓RCEP生效等重大机遇,密切与RCEP成员国经贸交往,深度融入RCEP区域合作。希望以此次RCEP产业合作委员会来访为契机,在新能源汽车、先进光伏、新型储能、现代种业等领域,加强沟通对接,携手推动合肥外向型经济发展,加快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改革开放新高地。

许宁宁说,此次来访充分感受到合肥高质量发展的成效和活力。RCEP生效实施以来,为区域经济乃至全球经济注入了强劲活力。合肥与RCEP成员国在新能源汽车、光伏、新型储能等产业经贸互补性强,合作潜力大。希望通过建立行业合作机制,加强经济、产业等领域交流,助力合肥更好融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以高水平开放促进高质量发展。

来源:合肥新闻网

中国企业家协会在合肥发布“中国企业500强”名单

9月20日,在合肥举行的2023中国500强企业高峰论坛上,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连续第22次向社会发布了“中国企业500强”名单。

2023中国企业500强规模继续保持增长态势,营业收入总额108.36万亿元,比上年500强增加5.74%;资产总额为399.77万亿元,比上年500强增加了27.24万亿元,增长了7.31%;入围门槛连续21年提高,2023中国企业500强入围门槛为469.98亿元,比上年增加23.73亿元。
千亿级企业首次超过50%,2023中国企业500强营业收入超过1000亿元的企业数量增至254家,净增10家。其中有16家企业营业收入超过1万亿元,国家电网、中国石油、中国石化营业收入超过3万亿元,中国建筑的营业收入超过了2万亿元。
今年,中国企业500强创新实力不断积累。其中,研发投入与研发强度持续提升。2023中国企业500强共投入研发费用15786.88亿元,比上年增加了1312.21亿元,增幅为9.07%。平均研发强度呈持续提升态势,创下1.85%的新高,与上年500强相比提高了0.04个百分点。
专利数量与质量持续提升。2023中国企业500强共申报专利总数188.53万件;专利申报数量比上年500强增加了21.73万件,增长了13.03%。其中申报发明专利74.34万件,比上年500强增长了10.48%,发明专利数量连续5年持续增长,占专利数比重为39.43%。
参与标准制定活跃度提升。2023中国企业500强申报参与标准制定75110项,较上年500强申报数增加171项,企业申报参与标准制定数据实现了4连升。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制定,企业共申报参与了4992项国际标准制定。

此外,中国企业500强人均营业收入持续增长。2023中国企业500强的人均营业收入为330.22万元,比上年500强增加了14.26万元。

来源:每日经济安徽

上海⇌南京⇌合肥高铁项目建设施工进入全线架梁阶段

8月27日13时30分,在合肥市肥东县包公镇施工现场,随着“昆仑号—Ⅱ型”运架一体机将长40.6米、宽12.6米、高3.25米,重930吨的箱梁稳稳地架设在南鹰庄特大桥桥台—18号桥墩上,标志着上海至南京至合肥高铁首榀箱梁成功架设,项目建设施工进入全线架梁阶段。

为保障首榀箱梁安全顺利架设,各参建单位科学制定施工方案,提前召开专题施工会,认真落实技术交底,优化机具人力配置,强化现场施工组织,在组装调试提梁机、运架一体机等大型设备的基础上,历时2小时完成了支座安装、提梁、运梁、对位、出梁、落梁、调整、灌浆等整套工序,圆满完成架设任务。

担负架梁施工任务的1000吨级“昆仑号—Ⅱ型”复合式运架一体机由中国铁建大桥工程局参与研发设计。该设备全长112米,有80个轮组,具备行走时自动纠偏等功能,其智能化程度和安全系数高,可完成桥隧相连架梁、隧道内架梁等多种特殊工况下的复杂施工任务,能够满足24米~40米不同跨度的高铁箱梁施工作业,是目前我国功能最全的高铁箱梁提运架利器。

据了解,同日15时08分,在滁州市全椒县,中铁八局承建的上海至南京至合肥高铁安徽段跨沪陕高速特大桥6-7#墩的施工现场,首榀长32.6米、重达730吨箱梁架设完成。

上海至南京至合肥高速铁路是沪渝蓉高铁的东段线路,承担沿江通道主要路网客流、沿海及京沪通道部分直通上海客流的运输。该项目建成后,在合肥都市圈与南京都市圈、上海都市圈间建起一条快速新通道,对于优化沿长江地区铁路网布局、服务长江经济带协同发展,推动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等具有重要意义。

宿松路与方兴大道将实现“空中牵手”

最新消息!宿松路6标互通匝道施工已全部完成,静待放行通车。
继1月18日主线桥历时190天放行通车后,宿松路6标互通匝道桥工程,历时290天紧张建设全部完工。
宿松路6标互通有5层立交体系,8条互转匝道和1条下匝道,共有22联钢箱梁、35联现浇梁,匝道全长5.5公里。
宿松路6标互通匝道桥建成通车后,将实现宿松路与方兴大道空中快速互联互通,对加速构建老城区与合肥经开区、滨湖新区之间的快速出行大动脉有着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