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目录归档:民生

农文旅融合激发合肥乡村投资新动能

当有一天,游客来到合肥的乡村,可以品尝到当地生产的咖啡;当有一天,游客在合肥乡村里,也能体会到冰雪运动的乐趣,会是怎样一番光景?

最近,合肥的乡村又有“新动作”。咖啡智慧制造产业园、滑雪场及四季运营项目成功签约落户庐江县,为乡村振兴注入澎湃动力。

“咖啡香”飘进乡村

十里长冲好风光,即将迎来咖啡香。

近日,安徽帆行咖啡智慧制造产业园签约落地庐江县万山镇。该项目总投资1亿元,将建设成为一座融合智能化、科技化、体验化的现代化咖啡产业基地,具体规划包括智能仓储中心、智慧咖啡生产基地、创新研发中心、咖啡文化展示中心等。

今年初,庐江县招商小组去该企业考察多次,深入了解工艺流程、厂房设置等。

考察中,企业反映,由于受场地限制,想扩大生产却一直施展不开拳脚。招商小组详细介绍了万山镇的区位优势、环境优势、产业优势、政策优势,抛出了“橄榄枝”。

百闻不如一见。

今年“五一”期间,安徽帆行咖啡智慧制造产业园总经理陈梦云带领团队到万山镇实地考察,沉浸式体验了民宿、半坡咖啡并走访了景区,发现几乎每一处都有咖啡屋,游客登山观景、凭栏赏荷、品茗喝咖啡的场景随处可见。

“深度体验之后,我们就决定在这里‘落子’。”陈梦云坦言,“选择投资庐江,是这里便捷的交通、成熟的文旅产业吸引了我们,企业的发展前景很广阔。庐江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生态优势,也与我们倡导的绿色生产、可持续发展理念高度契合。”

据了解,该项目涵盖生态观光庄园、精深加工中心、咖啡文化博览馆、主题民宿及研学体验的全链条,致力于打造国内领先的“从种子到杯子”的沉浸式咖啡目的地。

项目建成并全面达产后,预计年产值可达3亿元。陈梦云表示,未来,期待通过咖啡产业带动本地就业,并探索“咖啡+文旅”等创新模式,为当地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活力。

“这个项目建成后将极大提升区域文旅产业档次,带动民宿产业增收,并吸引咖啡爱好者和文旅消费。”庐江县万山镇副镇长谭春红介绍,“当前正在进行项目规划、设计,我们积极跟进,主动配合,帮办代办工商注册、土地审批等,力争让项目早建成、早投产、早见效,让游客早日喝到我们自己产的咖啡。”

“冰雪热”蓄势待发

与咖啡智慧制造产业园同时期签约落地的,还有滑雪场及四季运营项目。

记者从庐江县了解到,万山镇境内有一座山叫闸山,海拔不高,但平地起山峰,很适合建设滑雪场。

今年3月,庐江县招商小组前往浙江、江苏等地考察,看到气候、纬度与庐江相同的宜兴市滑雪场十分火爆。回来之后,相关部门便着手进行项目谋划。

项目地点选在闸山村,计划建设一处滑雪场。通过大量市场调查,考察多个运营商,拉高标杆,好中选优,最终选择了金寨县莲花山滑雪场作为运营方。

“我们在考察企业,企业也在考察我们。该企业走遍了合肥、六安、桐城周边三四个县区,最终选择了闸山。” 庐江县万山镇党委委员、副镇长吴娜娜介绍,“目前,由政府、投资方、运营方等三方共投资1.15亿元,打造滑雪场及四季运营项目,与汤池温泉联动发展,弥补冬季旅游短板。”

“万山镇位于合肥市核心辐射圈,高铁半小时直达主要客源地,拥有便捷的高速公路网,可有效链接庞大消费市场,为滑雪度假区吸引周边及全国客群提供了便利条件。”万山镇滑雪场及四季运营项目运营方负责人金思昊表示,“签约后,当地政府成立了3个工作组,提供保姆式服务,共同推进项目建设。”

目前,该项目正在有序推进当中,设计、备案紧锣密鼓,预计7月初出设计方案,7月中旬动工。该项目以高标准滑雪场为核心,规划初、中、高级雪道,并创新融入全季运营理念,配套建设星空营地、山地自行车道、户外探险公园、特色民宿群,将有效填补区域高品质冬季旅游空白,显著延长旅游旺季,带动周边餐饮、住宿、装备租赁等产业联动发展。

“‘乡村咖啡香’与‘冰雪激情燃’的加入,进一步丰富了我们的产业版图。” 吴娜娜表示,“今后,我们将持续优化环境、强化保障,让每一位投资者都能安心创业,舒心发展。”

合肥住房公积金中心最新通知!

最新消息   合肥市住房公积金中心
发布《关于年度结息需停办住房公积金业务的通知》
各住房公积金缴存单位和缴存人:

合肥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将于6月底对全市公积金缴存人(含铁路分中心和巢湖、肥东、肥西、长丰、庐江县管理部)进行个人账户年度结息,同时将对系统进行检测,在此期间将暂停办理公积金业务,具体通知如下:

一、6月27日下午4点关闭线上线下业务办理渠道。

二、7月1日上午9点恢复所有业务办理。

三、公积金贷款在6月28日至30日结息期间不扣款且不记录逾期,扣款顺延至结息后首个工作日。

如需办理住房公积金贷款、提取等业务的单位、个人,敬请提前或推后办理,由此带来不便,深表歉意。

“青绿”合肥再展卷 千年山水入画来

记者近日从合肥大剧院了解到,由中国东方歌舞团所演绎的舞蹈诗剧《只此青绿》——舞绘《千里江山图》即将于7月4日至7月6日在合肥再度展卷,以舞为笔、以韵为墨,为合肥观众重现这幅传世名画的壮美与瑰丽。

在表演上,《只此青绿》打破传统舞台表演形式,将绘画、舞蹈、音乐等多元艺术元素巧妙融合,通过舞者的肢体语言,将《千里江山图》中连绵起伏的群山、波光粼粼的江河、错落有致的村落一一呈现在观众眼前。

每一个旋转、每一次抬手,都仿佛是在勾勒山水的轮廓;每一个眼神、每一个表情,都饱含着对传统文化的敬畏与热爱。当舞台上的“青绿”缓缓展开,观众仿佛置身于画中,跟随舞者的脚步,穿越时空,领略北宋山水的磅礴意境。

为了给观众呈现最完美的演出,《只此青绿》的创作团队在舞美设计、服装造型、音乐编排等方面都下足了功夫:通过高科技的光影技术,营造出虚实交织的梦幻舞台场景,让观众仿佛身临其境;舞者身着青绿服饰,完美还原古画中的色彩与韵味;悠扬的音乐为整个演出增添了一份诗意与浪漫。

合肥高铁南站南广场P3停车场免费对外开放

持续至2月22日!合肥高铁南站南广场P3停车场免费对外开放

1月15日,记者从合肥南站综管办获悉,即日起至2月22日,合肥高铁南站南广场P3停车场免费对外开放。

据悉,合肥南站P3停车场共有约800个车位,旅客从繁华大道辅道入口,或昆仑山路入口,或徽州大道辅道入口进入P3地下停车场,有序停放车辆,或者用导航搜索合肥南站P3停车场也可直达。停好车后可以选择1、3、5号电梯至广场层,沿途按着标识,就可北行至到达大厅接送旅客。

安徽省专项整治直播电商违法违规行为

近日,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印发通知,在全省范围内开展直播电商违法违规行为专项整治行动,行动时间持续至2025年3月底。

据介绍,专项整治行动明确9个方面重点任务。其中,在从严查处直播电商平台违法行为方面,重点查处平台对交易进行不合理限制或者收取不合理费用等违法行为;在严查网络刷单炒信等虚假宣传行为方面,重点查处对商品或服务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以及通过编造用户评价、虚构交易数据、虚构流量数据作虚假宣传的违法行为;在严厉查处广告违法行为方面,重点查处发布虚假广告、违规广告代言等违法行为;在严厉打击产品质量违法行为方面,重点查处销售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等违法行为;在严格网络食品安全监管方面,重点查处无经营资质销售食品、销售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标注虚假生产日期或超过保质期的食品等违法行为;在严厉打击知识产权违法行为方面,重点查处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假冒专利等违法行为;在严格规范价格行为方面,重点查处价格欺诈、不按规定明码标价等违法行为;在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方面,重点查处直播电商平台擅自删除消费者真实评价、对消费者未尽到安全保障义务以及直播电商各类主体侵犯消费者权益等违法行为。与此同时,全省市场监管部门还将指导直播电商各类主体提升合规建设水平,培育一批守信直播电商、建立一批直播电商消费维权服务站。

专项整治行动期间,全省市场监管部门将全面摸排并分类建立直播电商各类主体库台账,摸清监管底数;通过现场检查、监督抽查、网络交易监测、畅通举报渠道等多种方式,广泛收集违法违规线索;加大案件查办力度,挂牌督办一批严重违法案件,集中查办一批违规案件,逐步建立健全加强直播电商监管长效机制。

来源:合肥日报

合肥市:设立专项基金 助推商业航天加速“起飞”

本报讯 11月1日,锦沙资本2024年合伙人大会暨商业航天论坛在合肥召开。会上,合肥锦城航空航天产业基金签约设立,将助力提升合肥在星座建设、卫星应用等领域的产业孵化水平和专项并购能力,为合肥空天信息产业发展注入新活力。

由沙钢投资与合肥产投集团、新站高新区等携手设立的合肥锦城航空航天产业基金,总规模13亿元,主要投资方向为商业航天和特种材料。

近年来,合肥市积极抢占商业航天产业“新赛道”,打造了一批高能级创新平台,国家级、省级空天信息创新平台总数提升至15个。同时,还集聚了一批高质量头部企业,全市产业链上下游重点企业和机构现已超过140家,初步形成设计、制造、测运控服务、下游应用的产业链条。

市投促局负责人表示,未来我市将继续依托重大创新平台和龙头企业,通过创新引领、应用推广、资本助力,大力“延链、强链、补链”,加快合肥市空天信息产业生态布局。

来源:合肥日报

稳就业促创业 释放发展动力

本报讯 10月30日,记者从安徽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全面深化改革 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十八场)上获悉,近年来,全省人社系统坚持稳就业、促创业、惠民生、强人才、保稳定,为建设现代化美好安徽提供了有力支撑。今年前三季度,全省城镇新增就业70.4万人。

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我省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今年以来,我省注重统筹重点群体就业、重点企业用工和青年人才招引,实施“百万大学生兴皖”行动,组织开展“招才引智高校行”,推进“三级三方服务千企”行动,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就业保持稳定。

创业是扩大就业的重要途径。创业安徽建设两年来,我省大力释放社会创新创业创造动能,出台“皖创22条”,整合推动各类资源、平台、要素向创业者集聚,2022年以来,共发放创业贷款350亿元,支持科研人员、高校毕业生等群体创业40余万人次。举办3届创业安徽大赛,以赛造势、以赛聚才、以赛兴业。为了让创业环境更加优化,我省实施企业开办提升行动,完善省创业服务云平台,推出“创业一件事一次办”。

全省不断完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织密社会保障安全网。截至9月底,全省城镇职工养老、城乡居民养老、工伤、失业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1749.01万人、3388.75万人、950.31万人、708.29万人。调整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将失业保险金计发比例提高至最低工资标准90%,进一步兜牢民生底线。

近年来,我省大力实施人才兴皖工程,完善人才政策体系,涵养“近悦远来”的人才生态。2023年,全省专业技术人才增加26.2万人,其中副高以上职称3.3万人。实施“万名博士后聚江淮”行动,建成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流动站815家,在站博士后4262人。推进技工强省建设。截至今年9月底,全省技能人才总量超770万人,其中高技能人才总量超240万人。

全省劳动关系总体和谐稳定。我省健全完善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制度体系,扩大数字监管覆盖面,打好“治欠保支”组合拳,积极保护农民工劳动所得、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推进调解仲裁规范化、标准化、专业化、智能化建设,劳动人事争议仲裁质效有效提升。

人社服务和营商环境进一步优化。我省实现“三公里”就业圈城乡社区全覆盖,社银合作“就近办”服务网点拓展至4000余家。积极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社会保障卡居民服务、退休等2个“一件事一次办”实现线上办理,社会保障卡居民服务“一卡通”集成服务事项207项。

来源:合肥日报